五華區“精準幫扶”團隊先后在趙克嬌和司瑞芳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已走進西翥學區六載,項目組始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科學的教學質量觀,在五華區教體局陶韻佳副局長和區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鐘興書記的指導下,目前由教研員司瑞芳牽頭,選聘城區10所學校10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組建了五華區“精準幫扶”兼職教研員團隊,對西翥學區各校點教育教學情況開展調研,通過與教師、學生、家長和校長的座談尋找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為西翥學區各年段、各學科師生提供班級管理和課堂教學的指導、示范。
團隊12位指導專家于2021年9月23日開始,平均每周2次,輪流到西翥學區8個校點,以“1+1”攜手同行的方式,從校本教研活動開展情況、一人一策計劃的制定、集體備課、批改作業、作業設計、“雙減提質”策略等方面進行調研、交流、指導、示范。共聽課108節,幫扶老師89人次,受益學生1000多人,示范教學受益教師100多人,獲益學生2000多人;針對教學難點指導教學,獲益教師40多人,學生120多人。團隊指導專家親自示范、引領28位老師上研究課。撰寫調研報告6份。編輯簡報20份?!熬珳蕩头觥眻F隊陪伴西翥學區的每位教師走過六載春秋,下面的故事(節選)講述了他們成長的每一步......
西翥一小 陳佳佳
春風化雨,情暖成長路
陳佳佳:2014年五華區“教壇新秀”;2015年五華區“青年骨干教師”。
“記憶中,每周三我都會搭乘最早進城的面包車,又換乘不同路線的公交車到我們區不同的學校參加教研活動。在這里我觀摩了很多優秀英語教師的課堂,學到了很多新的理念與知識,這些對初到崗位的我幫助非常大。在學習和自我提升這條路上,我一直都不敢停留。但是慢慢地,我仿佛走進了一條死胡同,眼前看似有路,卻走不通,無法到達向往的目的地。任憑自己怎么學習,都不能很好地將所學理論和經驗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取得的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這時我才發現,學生不一樣,方式方法也不能一樣,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幸運的是,2015年,我遇到了“精準幫扶”團隊,陳老師從狠抓基礎,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狠抓基礎,提高教育教學能力;落實“雙減”,實現減負提質三方面來講述自己與“精準幫扶”團的故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西翥一小 谷麗蓉
精準幫扶賦能,助力教師成長
谷麗蓉:2019、2020學年連續參與指導參加學校區級中小學大課間活動競賽分別榮獲參與獎和二等獎
我很榮幸能參加此次交流學習活動?!白?名好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自踏入教育這個崗位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同時,用心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和爭取外出去聽課學習的機會,來提高自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方法。在各種培訓中,為期最久,且對我影響最深的莫過于──青年教師培訓學習,也就是“精準幫扶”團隊無私奉獻的指導與幫助。谷老師從不斷學習充電,提升教師自身素養;狠抓常規,提升教育教學效率;精準幫扶賦能,助力教師成長三方面講述了我與“精準幫扶”的故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廠口學校小學部 譚翠蓮
我和“精準幫扶”的故事
譚老師說:“精準幫扶”團隊的指導教師到我們學校教研,感覺他們上課真是優秀,課件、板書、實驗器材、課堂準備得都是那么的充分、完美。那時候給了我很好的啟發,我覺得上科學課不僅僅是把實驗做好,學到知識,上科學課需要充分的準備,準備好了,科學課會很愉快,準備不好,科學課會很混亂??茖W課很豐富,很有趣,孩子們也很喜歡,這需要教師很好的準備和組織,我也努力向這些優秀的教師學習著,努力成為像他們一樣優秀的教師。
作為一名科學老師,要問我有什么職業發展規劃,我只想把書教好,有人問我,好的標準是什么,那就是我喜歡,孩子喜歡,永遠保持對科學的熱愛之情,保持一顆好奇之心。也許通過兩個星期的沖刺可以讓孩子們考很好的成績,但是缺乏了實驗的過程,孩子們是有遺憾的。在我的科學教學生涯中,我做到了每個學期科學的開學第一課啟志,在科學教學中啟智,堅持能讓孩子們做的實驗絕不用教師演示實驗,保證實驗順利開展.......
迤六小學 唐志波
有溫度 共用情 助成長
每個人都會由時光的飛逝而經歷著人生中最重要的過渡,如:從幼稚到成熟,從沖動到沉著,由純真到嚴謹。
2017年以來,在五華區教育體育局統籌安排和區基礎教育發展研究院的精心組織下,五華區精準幫扶團隊到西翥學區開展送課到校、走進課堂聽課、檢查教師教案和學生作業、與老師座談交流、與老師分享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等活動,長此以往,精準幫扶活動成為教師發展主陣地,而我就是精準幫扶這個主陣地中受益的一名一線教師。唐老師從課堂中教育教學方式的改變;數學中計算能力提升的改變;期末復習方式的轉變三個方面講述我與“精準幫扶”的故事......
迤六小學 朱莉
愛心幫扶在西翥,固本強根暖人心
朱老師說:“精準幫扶”平臺的搭建,為我們新教師提供了一個向老教師學習的契機。團隊都是在教壇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老教師,他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擁有精湛的教學藝術,并形成了自己獨特、鮮明的教學風格。每一位指導老師不論是在教育教學上,還是班級管理上,都是一個豐富的資源庫,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新教師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他們是我學習的榜樣,站在前面指引著我前進。
一次次的火花碰撞后,我開始嘗試模仿著將學到的思路引入我的課堂。這一次我品味到了改革的力量。課堂上,我目睹了奇跡的發生:一雙雙小手高高舉起,一個個小朋友躍躍欲試,一顆顆斑斕的童心在課堂上燃燒,平靜的課堂沸騰了,最后,學生們超越我的預想完成了教學任務,我的心底頓時蕩漾起了從未有過的體驗。經過這一次的洗禮,我開始敢于直面自己的怯懦,從被動的接受變成主動的探索......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瓦恭小學 徐冬梅
我與精準幫扶的故事
徐老師說:“精準幫扶”團隊語文組組織了六年級語文教師梳理全冊語文要素的活動,敦促老師熟悉教材。司老師很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她倡議學區六年級學生開展“同讀一本書”活動,每個中午,六年級的學生們一起聆聽《魯濱遜漂流記》,并讓教師指導學生們撰寫讀后感受。團隊還組織開展了校際間語數英三科的同課異構活動,力求在這樣的碰撞中,激發六年級老師的思考和自省,盡快摸索出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能力,哪怕改變一點點,也是好的。語文團隊也很重視學生的習作能力,指導老師認為應該通過一些辦法讓農村孩子們先獲得學習的自信,所以我們組織語文老師們篩選本班優秀作文、修改,將這一篇篇習作集結成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作文變成了鉛字,相信他們的寫作儀式感,自信心一定會有變化。每一位小作者拿著自己寫的書,都體驗了當作家的快樂。
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在一次幫扶活動中,司老師聽了我校五年級語文教師唐老師的第一課時后,現場隨堂接龍上第二課時,展示了如何踩實朗讀,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如何邊新授邊完成隨堂練習等教學技巧,那堂課的教室過道分外擁擠。我也從沒想過,第一次聽司老師給學生們上課,竟然是在我們學校......
瓦恭小學 劉歡
我對美術課的改觀
劉老師說:通過“精準幫扶”團隊教研員一次次給我的幫助和指導,讓我對美術課的改觀非常大,在平時的教學課堂中,我都會時刻把教研員給到我的一些建議運用到課堂中去,比如,現在上課我會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我只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幫助他們獲得知識。農村的孩子,對于繪畫就是不敢畫,下不去手,其實他們見識得也比較少,對于新鮮的,外面的世界他們是很感興趣的,所以我會利用美術課或者課后服務多讓他們看,當然這也離不開老師的親自示范,我自己畫的一些畫在學校的一個小走廊做了一個小畫展讓他們多看。我們學校本身就有瓜果蔬菜園,所以,課后服務我會直接帶他們出去寫生,為后邊的創作提供素材,他們有了素材后就可以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然后為學生舉辦一個小畫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日積月累,學生們有了自信,終于敢想敢畫了。
作為教師,我也要終身學習,比如我嘗試著學習畫油畫,學習用平板繪畫,學習寫毛筆字,學習攝影,雖然做得不是很好,但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把更多的東西帶給學生。選擇有利于形成學生核心素養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設置的更多的現實情境中去理解感受,學習表現美,激發學生求異求新的意識,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沙朗實驗學校小學部 梅玉芳
精準教學目標,打造扎實高效英語課堂
梅老師說:我的最重要的一次經歷,便是去參加西翥學區的一次同課異構活動。整個準備過程中,可能深受之前觀看過的課賽視頻影響,也因為我第一次借班上課,所以特別擔心課堂氛圍冷場,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我的關注焦點都過多地放在了如何讓課件新穎出彩以及使課堂活動有趣的方面上,我第一次嘗試使用希沃白板,因為希沃有非常有趣的課堂活動,想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墒?,這個過程并不容易,我對希沃不熟悉,做課件就很費勁,好不容易做好希沃課件,卻發現我們學校的硬件不支持希沃白板課件授課,所以我只好又重新制作了一份PPT課件,兩手準備吧。整個準備過程,消耗了過多的精力和熱情,又加上心態不好等原因,讓我在本校磨課的時候上得一塌糊涂,甚至還不如平時的常規課。這也讓我非常失落。這個時候,“精準幫扶”團隊英語組的老師們,不僅沒有表現出失望,還耐心地給我分析、給我建議,幫我打磨每一個細節。
團隊的指導老師幫助農村學校教師定位農村學校特點、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育方法、實現教學目標,通過對農村教師的幫扶,進一步減小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現狀。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教育也是一種慈善!
沙朗實驗學校小學部 趙文娜
愛灑西翥 助力成長
趙老師說:慢慢發現,我的教學方法并不適合我的學生,我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效果就產生了相當大的矛盾。于是,我試著改變教學設計和方法,既然孩子們基礎那么差,那我就用最直接最簡單的方式——帶唱歌譜和歌詞,就這樣自以為不錯的走過了幾年。
為了幫助我們農村老師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平衡城鄉教育資源等問題。五華區“精準幫扶”團隊來幫助我們西翥學區的老師們,對于我們來說,猶如一縷陽光照了進來,讓孤立無援的我們感到了溫暖。每次聽完指導老師的分析讓我幡然醒悟,怎樣上音樂課、如何上好一節音樂課?我似乎找到了方向。在團隊的幫助下,現如今我已經慢慢成長,為了豐滿自己的羽翼,我積極參加市、區級教研,多觀摩優質課,向優秀的老師學習,不斷地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找準定位,認清教學目標,因材施教。結合農村學校音樂基礎薄弱的特點,加強音樂理論與音樂實踐活動相結合,利用課堂打擊樂器豐富教學活動,抓牢豎笛教學,讓豎笛為孩子們解決唱不準的問題,同時增強對歌曲學習的濃厚興趣。多采用聲勢律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此一來,我的音樂課堂變得活躍又充滿樂趣,孩子們樂學、愛學,我呢教得也輕松了。
西翥二小 吳進能
春光采擷無須遠 教研幫扶譜新篇
吳老師說:“精準幫扶”團隊先后在趙克嬌和司瑞芳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已走進西翥學區六載春秋陪伴我們走過成長的每一步。城區的優秀教師送課下鄉,她們毫無保留地傳經送寶,讓我們鄉村教師看到了城鄉差距。在幫扶過程中,指導老師們深入課堂,通過評課、研討與交流、分享與扎實的活動,引領西翥學區教師的專業發展及教學改進。同時幫助農村學校找到“痛點”,突破瓶頸,不斷加強學習,提升教師業務水平。
我將收獲到的一些寶貴經驗滲透于課堂實踐,在實踐中我不斷的思索,慢慢的感悟到了一些東西,對我的專業學科音樂教學有了一些個人的觀點及想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就是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學中樂、在樂中學”讓孩子們感受到音樂課所帶來的快樂,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追尋音樂中的真善美,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作為一名音樂老師我們必須做好課前功課,深入的研究教材。研究每一課及每一章節教編安排的意圖是什么,傳遞給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什么,要讓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是什么,通過作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內容是什么,我們怎樣去引導學生從“感受美”到“表現美”再到“創造美”的轉化。
前路漫漫,道路且長,行則將至,做則必成。